- 《瓷韵千年:陈炉古镇陶火匠心》
- 发布时间:2025-07-08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智能建造与环境学院7月5日讯(通讯员:任和)
初入古镇
罐罐垒墙,瓷片铺路,依山而建的窑洞如蜂巢般层叠,这座黄土高坡上的千年古镇里,每一片土地都渗透着陶瓷的基因。俗话说“陈炉古镇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看似没有景,实际处处都是景。”穿过古镇蜿蜒的小径,脚下是无数青白色瓷片铺就的道路,两侧院墙由层层叠叠的陶罐垒砌而成,在阳光下折射出油画般的质感。
走近瓷坊
在陈炉古镇的众多瓷坊中,童家瓷坊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制瓷基地。被誉为”能工巧匠”的手工艺人童师傅拥有数十年制瓷经验,见证了古镇陶瓷业的变迁。当我们达到瓷坊时,童师傅已站在瓷坊的拉坯机前。沾满陶泥的双手稳健地扶住旋转的泥胎,指尖微微施力,一只碗的弧线逐渐成型。阳光穿过木窗,照亮了工作台上各式刻花刀具和角落里等待烧制的素坯——这便是陈炉古镇,一座将窑火燃烧了近1400余年的陶瓷活化石。
深入交流
随后,他带领我们走进童家瓷坊的绘制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窑火的气息。童师傅向我们展示着耀州瓷的独特刻花技法,这些技艺也被形容为“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童师傅告诉我们:“这样复杂华丽的花纹,需要制作者在漫长的时间里甘坐‘冷板凳’,静下心来精雕细琢才能完成。这是机器代替不了的。”
发扬光大
简单交流后,童师傅一一解答了我们的疑惑,他自豪的告诉我们,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陈炉镇创下了三个世界之最:1400多年的炉火不断,创世界同一地方有文字记载的陶瓷烧造时间之最;耀瓷的生产工艺在世界范围内属最原始的手工工艺同时是世界上少有的规模最大的古陶瓷窑厂。
院墙外,游客的脚步踏在瓷片铺就的小径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千年陶韵的悠长回音。
指尖触摸陶泥的温度,始终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传承密码。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瓷韵薪传”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许家玮)